湖北日報訊 記者陳會君 通訊員郭捷波 柳剛
3月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我選湖北”計劃大力促進大學生在鄂就業創業的意見〉的通知》。意見提出,5年內,力爭大學生在鄂實習實訓人數超過200萬人、就業創業超過180萬人,在全省掀起一股引才聚才風暴。
時值暑期,首輪“我選湖北”實習實訓正火熱開展。截至7月底,全省共接收實習實訓大學生12.6萬人。大學生有哪些收獲?新一輪人才爭奪戰中,各地如何“出招”?敬請關注《“我選湖北”在行動》系列報道。
轟隆的貨車開了進來,成千上萬的瓶裝水整裝待發。
鄭顯著托著登記表,眼皮迅速掃過每件貨物外包裝,各種長串的字符,躍過筆尖,飛到表格對應的方格里。
每一瓶水,將被帶向何方?丹江口農夫山泉公司要對這些信息了如指掌。22歲的鄭顯著每天就為這些即將離開“出生地”的產品,登記可追溯的“流程密碼”。
22日上午,鄭顯著照例來到公司倉庫,等待發出的產品已碼在門口。
“這一長串字符,意思是這箱水是2017年8月16日18點59分17秒從生產線上下來的。”鄭顯著邊工作,邊跟記者“解碼”包裝上的字符。核對無誤后,他將表格交給后續工作人員,示意叉車師傅運貨上車。
“有了我們的記錄,每瓶水,何時何地哪條線生產,由誰運到哪里,經過哪些環節賣到消費者手中,有據可查。”鄭顯著儼然一副“老師傅”樣子。不過,一個多月前,他還滿眼新奇地站在偌大倉庫里,看著發貨單一頭霧水。
鄭顯著是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大三學生,河北邢臺人。
5月6日,十堰市人社局等單位組織“我選湖北?圓夢車城”進高校推介活動。看到丹江口市的實習崗位,鄭顯著心頭一顫:“這不是家鄉的水源地么!”他毫不猶豫報了名。“家鄉的水源地”真是別樣魅力!鄭顯著發現,到丹江口實習實訓的學生完全不用操心食宿,丹江口市在市一中為他們建立臨時生活基地,連拖鞋、衣架這些小物件都買好了。該市為每位實習實訓學生發放生活補貼,鄭顯著作為本科生,每月能領到1200元補助,加上農夫山泉公司每天70元的實習補貼,他沒想到在實踐學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一份可觀的報酬。
每到周末,市人社局人才中心、團市委還組織大家開展戶外活動。“我在丹江口,你在哪里”攝影大賽、“我選丹江口,你選哪里”網絡征文……應接不暇的安排,讓天南地北的學子們被這座小城深深吸引。“人社部門還協調我們用實習實訓工作牌到電影院看電影,每場只要10元。”鄭顯著說。
下班之后,他經常邀約三五好友,到沿江大道走一走。涼爽的清風、參天的古樹、遠處若隱若現的丹江口大壩,鄭顯著覺得,這座小城讓人愛戀。
實習接近尾聲,他在日記中寫道:“如果還有機會,我期待與丹江口的邂逅不僅僅是兩個月、兩年,我希望是20年,甚至是一輩子……”
“我選湖北”,拉開縣市“搶人大戰”。
廣納英才實習實訓,丹江口可謂鉚足了勁。該市成立領導小組,組織部、人社局、教育局、團市委等多部門齊心協力,主動到中國政法大學等20多所院校對接。目前,在丹江口實習實訓的學生已超過900人。9月初,還將有900多名大學生前來。
為吸引更多大學生留下來,在細節上也下足功夫。如,更改公交線路方便學生上班,啟動人才公寓建設,配備98名實習實訓導師。
為何爭搶大學生?
大學生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是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寶貴資源。
一個城市,人口結構越年輕就越有活力。只有年輕人口凈流入的城市,經濟才有持續繁榮的驅動力。“搶到年輕人,就搶到了城市的未來。”十堰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書記孫詠平說,他們會將實習實訓作為常態工作,爭取月均吸納2000名大學生,將丹江口建設成一所“社會流動大學”。
責任編輯: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