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新動能(權威論壇)
改革持續深入
對世界經濟貢獻越來越大
戴維·克萊曼:在世界經濟復蘇動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就顯得尤為珍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三成,理所當然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著力推進經濟轉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出經濟增長潛力,改進中國經濟發展質量。隨著中國去產能工作的深入推進,其推動經濟增長的效果將更加凸顯出來。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率再次超出市場預期,保持在6.9%的水平,超過了去年全年增速。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保持穩定增長本身就是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還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持續貢獻動能。
娜塔莉亞·格里波娃: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雖然近年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增速仍然十分顯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顯而易見,中國仍是當仁不讓的世界增長引擎。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每年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的貢獻平均超過30%。
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穩定發展對世界而言是重要的積極因素。當前世界經濟有好轉趨勢,中國肩上的責任比以往更重。在當前形勢下,為了保持穩定增長,中國需要同時解決幾大任務:進一步推進結構改革、支持本幣、遏制資本外逃、將外匯儲備控制在合理范圍、平衡財政刺激與債務,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吸引力、鼓勵創新、堅持對外開放等。
弗萊德·伯格斯滕:中國是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驅動力,而且我認為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對于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個經濟體而言,美國的經濟增長率是2%—3%,歐盟是2%,而中國保持在6.9%。無論是從增長速度還是增長規模來看,中國都是美國以及歐盟的兩倍,因此,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而言意義重大。
蔡偉才: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取得6.9%的不錯成績。這主要得益于國內市場表現較強勁,出口市場呈現亮麗復蘇。中國人民銀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看來卓有成效,國內通貨膨脹得到控制,人民幣匯率也頂住貶值壓力而相對穩定。
目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盡管美國市場已呈春暖花開之勢,但歐洲經濟依舊冰凍三尺。中國仍然扮演著世界經濟火車頭的角色。“一帶一路”倡議已漸漸得到不少沿線國家的了解和支持。泰國政府很明智地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經濟未來發展規劃“泰國4.0”相結合,相得益彰。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看重泰國作為進入東盟市場跳板的戰略地位,紛紛投資泰國市場。
據泰國官方透露,過去幾年中國企業泰國項目投資申請增幅顯著。自2011年至2017年3月,泰國投資委批準的中國投資項目總額超過43億美元,其中金屬產品及機械設備20.1億美元,電子電氣產品6.7億美元,礦產及陶瓷產品5.1億美元。很明顯,中國經濟綜合實力的強大及“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實施已經且必將進一步促進相關區域貿易投資的蓬勃發展。
8月23日,中國游客在意大利羅馬購物。王 永攝
經濟政策對路
頂層設計符合中國國情
蔡偉才: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經濟局勢,中國政府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和優勢,果斷調整經濟措施,以應對挑戰。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經濟成長之路坎坷不平,中國政府審時度勢,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階段和具體形勢及所面對的世界經濟大環境,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策略。中國經濟規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謂世界近代經濟史的一大奇跡。“一帶一路”倡議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中國走出國門、直接影響世界發展的里程碑。
戴維·克萊曼:中國早已摒棄單純追求GDP增速的做法,以推進改革追求以質量和可持續性為目的的新型發展模式。中國經濟具有強勁的韌性,也正是得益于這種發展模式的轉變。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為新動能的培育與壯大提供有利條件。中國政府目前也正在加快增長動能的轉換:以投資、制造業為主導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逐漸讓位于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消費者模式。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消費已逐漸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連續3年超過了傳統上由投資的貢獻率。
中國政府推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應也正在逐步釋放。通過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措施得到逐步落實,有效地化解了產能過剩問題。這將優化行業內的資源配置,為更加優質的企業發展提供空間,推動行業市場的發展。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通過去產能措施讓鋼鐵行業產能下降了6500萬噸,煤炭行業減少了2.9億噸的產能,供給側改革還將逐步在眾多行業深入推進。
中國經濟增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離不開不斷優化的投資結構與改善的營商環境。好的環境和科學的投資引導將會更加有效地激發出社會的創造力。中國制造業正在加快向中高端邁進,中國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增長也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
互聯網發展催生出新的消費業態也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增長點。這些新的增長點和新動能對經濟的助推力正在不斷加大,支撐作用也在顯著加強。未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引領下,中國新動能的支撐作用將繼續增強。
娜塔莉亞·格里波娃:中國能讓人信任的原因之一是清晰而穩定的經濟政策。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循序漸進的,符合之前專家作出的預期。“軟著陸”的實現證明中國有能力維持經濟穩定,有力地為世界經濟降低風險。中國非常清楚復雜的國際形勢帶來的挑戰,并制定了綜合全面的政策。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質量提高,會使中國更好地擔當全球增長引擎的重任。
近幾年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穩定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考慮到中國經濟的體量和對世界增長的貢獻,中國發展的積極態勢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更多福利。
弗萊德·伯格斯滕: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良好,增長得益于多方面原因,例如保持開放、不斷調整經濟結構、保持創新等。在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方面,中國央行有序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過去幾個月來,中國的資本流出量正在下降,人民幣匯率依然保持穩定,央行對資本流動進行了有效調節。
此前外界很擔憂中國的債務水平,但實際上中國政府密切關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抑制債務增長,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策略。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依然十分強勁,因此我認為不需要過分擔憂中國的債務情況。過去幾年,債務水平增長很快,但現在已經放緩,債務良性增長和債務危機是兩碼事。
提供全新模式
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蔡偉才:中國已從先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參與者轉變成為全球經濟潮流的引領者。鑒于中國市場持續增長的規模與潛力、中國經濟為全球經貿發展所給予的支持與貢獻,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方案”對世界經濟復蘇所發揮的積極促進作用。不少外國經濟學家預測中國有望在10年內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無可否認,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面臨不少尖銳難題,譬如國內行業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的潛在風險,異地及不同階層的貧富不均,國際市場的貿易壁壘等等。這些挑戰不少是經濟高速增長伴隨而來的“副作用”,部分原因也包括世界經濟大國對中國崛起心存“敵意”。這些困難和挑戰正考驗中國政府的應變能力,其領導人正對癥下藥,剖析問題癥結,并制定了相應對策。長遠來講,“一帶一路”應該是中國經濟未來數十年維持持續穩健發展的有效解決方案。屆時,中國終將鞏固其世界經濟強國的地位。
戴維·克萊曼:在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信心,也為全球經濟穩定貢獻了力量。同時,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為全球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隨著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化,相信中國將繼續在經濟再平衡方面持續取得進展。這將為中國展現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擔當提供基礎,也為全球各國經濟增長提供一個全新的“中國模式”。中國政府在穩定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還不斷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帶一路”倡議等項目的落實,拉動地區國家經濟的增長,為世界經濟的加速復蘇和健康發展帶來重要機遇。我們也有充分理由相信,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未來對全球經濟的健康穩定與持續發展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弗萊德·伯格斯滕:中國經濟要繼續改革,尋求增量,繼續擴大消費、服務領域在經濟規模中的比重,這對全球增長而言,比擴大出口或貿易順差都具有更重要意義。對中國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如果是依靠大量貿易順差來促進經濟增長,對整個世界的增長而言并無多大幫助。因為中國貿易順差增加,其他地方的貿易逆差也會增加,中國獲得的只是其他國家失去的。要實現世界經濟整體增長,真正有意義的是國內需求增加,而不僅僅是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因為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很大一部分是由龐大的貿易順差推動產生的。而國內需求增長就不一樣,包括消費需求、私營部門投資需求、政府投資需求的可持續增長。
值得肯定的是,中國目前進行的結構性改革調整了經濟增長結構,挖掘經濟發展的增量,使得消費、服務領域良性增長,這對中國經濟保持韌性,以及實現全球經濟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
娜塔莉亞·格里波娃:自2013年以來,中國為世界貢獻了“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等促進全球經貿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睿智倡議,將為世界經濟合作的深化帶來更加全面的積極推力。
(記者 吳剛、曲頌、吳樂珺、俞懿春采訪整理 制圖 張芳曼 )
( 來源: 人民日報)